当前位置: 首页->会议专题栏目->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会议有关工作报告

黄石市人民代表大会农村委员会2010年度工作总结和2011年度工作要点

来源:      时间: 2018-11-21

 20101214日黄石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农村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2010年度工作总结

2010年,市人大农村委员会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人大常委会2010年度工作要点,围绕“三农”工作重点,认真履行法定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围绕农业经济发展中心,推动畜牧产业发展

畜牧产业是我市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按照常委会年度监督工作计划安排,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我市畜牧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委员会抓住畜牧产业发展这一重点,服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深入调查,找准制约发展的症结,提出对策建议。20103月,常委会副主任左莉带领委员会,深入到市农业主管部门及大冶市、阳新县等地,对我市畜牧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广泛了解畜牧产业发展情况,找准问题。到2009年底,我市共有各类畜牧企业394家、专业合作社29个,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30.8%,但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畜牧产业链条脱节,产业延伸不够;抵御疫病风险、市场风险、自然风险能力不强;畜牧养殖粪污排放污染环境等方面。在此次调研的基础上,委员会认真分析制约我市畜牧产业发展的症结,提出进一步加大对畜牧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提升畜牧产业化水平、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等三条建议,并形成调查报告,提交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印发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时参阅,使组成人员能够更好地审议该专项工作报告。

注重实效,跟踪督办审议意见,促进畜牧产业发展。会后,委员会及时将收集到的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意见建议整理成审议意见,提请主任会议审议通过,常委会以集中交办会的方式,面对面地对承办单位提出办理要求。之后,针对审议意见中提出的我市畜牧产业存在产业链条不紧、抗风险能力不强、环境污染突出等问题,委员会深入到农业主管部门,督促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处理审议意见,逐条进行分析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做了大量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大对畜牧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继续做好中粮、永大、雨润集团等牲猪、肉鸭、肉鸡引进项目的后续工作,激励并扶持民营资本建成投资5000万元、年出栏生猪2万头的博盛生态养殖场。认真落实国家、省相关扶持政策,积极向上争取国家项目资金1160万元,落实7个标准化万头猪场以奖代补、能繁母猪补贴政策,下发补贴资金639.935万元,投入1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推广生猪标准化150养殖模式。二是进一步提升畜牧产业化水平。以中粮集团生猪健康养殖、雨润集团生猪屠宰加工及肉制品深加工等项目为纽带,壮大优质生猪产业;以大冶福润禽业3000万只肉鸡加工项目为纽带,做强优质肉鸡产业;以永惠年孵化、养殖、屠宰、加工3600万只肉鸭项目为纽带,发展优质肉鸭产业;进一步提升我市畜牧产业化水平。三是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借鉴外地先进经验,严把项目建设环评关,努力做到养殖粪污达到零排放;加强监管,强化治理,引进、推广沼气处理、生物发酵床养殖、畜禽粪便饲料化与粪水还田等污染处理新技术。经过努力,我市扶持畜牧业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畜牧业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成为我市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亮点。委员会对市政府研究处理审议意见情况的报告进行了审查,形成审查意见提交主任会议审议,连同处理情况的报告一并提请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

二、关注农民生活热点问题,促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

促进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确保广大农民喝上洁净、安全、卫生的放心水,是本届人大一直高度关注的问题。委员会始终关注这一农民生活热点问题,协助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监督,督促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切实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持续关注农民生活热点,扎实开展调查研究。早在200911月中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左莉就带领委员会对建设中的阳新县、大冶市的部分水厂进行实地察看;20109月中旬,根据年度监督计划安排,左莉副主任再次带领委员会就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情况进行专项调查研究,详细了解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情况。至2009年,全市共解决了大冶市、阳新县25个乡镇、195个村、7.8万户、45.0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2010年,全市计划解决13.34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截止8月,已经解决9万余人,我市的农村饮水工作从解决有水可饮,到逐步喝上安全水,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是,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任务仍然很重,饮水不安全人口基数较大,大冶和阳新两地农村尚有53.1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需要在十二五期间解决,供水工程建成后的运营管理有待加强,饮水安全隐患依然存在,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仍需进一步加强。

运用调研成果,促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委员会在调研后,形成调查报告,报告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为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该项议题提供了参考。会上,组成人员肯定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所取得的成绩,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要认真做好“十二五”期间的规划编制及项目衔接工作;创新管护机制,实现长效管理;加强部门协作,提升工作合力等三条审议意见。会后,常委会组织交办会,将审议意见交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办理。11月,常委会副主任徐新斌带领委员会前往市水利部门,了解审议意见处理进展,督办落实整改工作。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向上争取,66.77万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已纳入国家规划;加大工作力度,在8月底已经解决9万余农村人口饮水安全的基础上,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工程建设力度,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又增加解决了2.5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农村饮水安全专项工作报告,对真正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成为群众满意的“惠民工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抓住农村工作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情况调研。农业政策性保险是一项重要的惠农举措,它对规避农业生产风险、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201023月,左莉副主任带领委员会深入到市农业局、市农发行、市人保财险公司等相关部门,就完善我市农业政策性保险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形成调查报告,准确反映我市农业政策性保险的执行情况,认真分析影响我市农业政策性保险的各种因素,明确指出我市实施农业政策性保险中存在的保险范围窄、开设险种少、赔付金额低等问题,提出加强政策主导作用、建立农产品市场风险避险机制等建议和对策。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鸣对此非常重视。委员会专门组织涉农部门座谈会,王建鸣同志参加并主持会议,听取了市相关单位和部门的意见建议,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市农业避险机制、探索建立有效抵御自然风险保障体系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市相关部门要完善涉农保险体系建设,减少灾害影响,稳定和保障农民收入;要通过保险机制发挥财政支持政策的杠杆效应;降低农业产业化发展风险,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现代农业,加快农业一体化进程。

协助配合上级人大开展调查研究。201011,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乾元来黄就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和种粮大户的生产情况开展调研。为此,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新斌带领委员会进行了前期调研,深入大冶市有关农业合作社、农业公司,了解掌握实际情况,为全国人大领导同志来黄调研打下了坚实基础。2月,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刘友凡来黄就我市中粮集团生猪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情况开展调研;10月,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辉来黄就我市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工作开展调研。对此,委员会积极配合,周密安排,相继组织市、县(市区)政府及有关单位、部门、人大代表和有关专家、学者进行座谈,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为上级人大取得调研成果提供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同时,委员会还组织就《湖北省农村能源建设与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上报省人大常委会。

四、讲求监督工作实效,督促落实决议、审议意见和建议

督办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2009年,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关于粮食产业发展情况报告和防洪法执法检查报告。市人大常委会关于粮食产业发展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印发后,20105月,委员会在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吴兴龙的带领下,前往市粮食局进行调研和督办落实,就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提出了提升粮食产业化水平、加快项目进程、促进粮食安全等具体意见,促进了审议意见的进一步落实。防洪法执法检查报告的审议意见印发后,委员会多次到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调研,深入有关水库和工业尾砂坝等防洪基础设施现场进行视察,广泛了解相关情况,督促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处理审议意见。委员会还对市粮食局关于粮食产业发展审议意见和市水利水产局、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防洪法执法检查审议意见的处理情况报告进行了审查,形成《关于对市粮食局粮食产业发展审议意见处理情况报告的审查意见》、《关于对市水利水产局、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防洪法执法检查报告审议意见处理情况报告的审查意见》提请主任会议审议,连同处理情况报告一并提请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书面审议。目前,我市粮食产业园区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产业化发展链条不断延伸,为促进粮食经济快速发展打下了一定基础。市水利水产部门抓住国家“扩内需、促增长”的机遇,努力争取国家及省级项目资金的支持,加快防洪工程除险加固步伐;市安监部门开展了工业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关闭工业尾矿库49座,整改66座,督促企业加大了隐患整改和监控工作力度,为我市的防洪设施增加了安全系数。

督促《关于综合整治开山塘口的决议》贯彻执行。2008年底,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作出《关于综合整治开山塘口的决议》。20106月,委员会深入到黄荆山北麓部分开山塘口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开展跟踪督办。决议作出以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开山塘口地质灾害治理工作,黄金山工业新区已关闭采石企业27家,全面启动开山塘口生态修复工程15个,开山塘口综合整治工作初见成效。

督办落实人大代表建议。市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提出的涉农建议共12件,委员会深入调研,要求各承办单位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岗位责任,强化工作措施,认真抓好落实,确保今年代表建议办理任务圆满完成,努力提高“办成率”。如,关于改造铁金港红峰闸的建议是今年常委会领导重点督办件,委员会深入到有关港渠涵闸、水利泵站,督促相关承办单位办理落实代表建议,目前,该项目已纳入国家投资计划项目。

五、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履职水平和能力

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委员会及办公室的同志积极参加机关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有计划地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增强依法履职意识,提高工作水平。

始终坚持务实作风。市人大常委会分管副主任左莉、徐新斌先后多次带领委员会,深入到各涉农基层单位和部门,走访座谈,征求意见;结合农业、农村工作实际,深入大冶、阳新各个乡镇村组,调查了解春耕秋播生产、防汛抗旱等工作。

主动加强联系沟通。主动加强与各县(市)区人大农工委的联系,上下联动,密切配合,有力地推动了人大监督工作;加强同省内外人大的联系,开阔了视野,学习借鉴外地人大农村工作的经验和做法,促进了自身工作的开展。

此外,委员会办公室的同志,参加了纪念市人大设立常委会30周年的相关筹备活动,承办了纪念画册编纂、纪录片拍摄与征文的具体组织工作,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2011年度工作要点

2011年,市人大农村委员会将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监督法和省实施办法,突出重点,讲求实效,依法履职,努力完成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协助常委会开展专项工作监督

建议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特种林业经济发展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重点了解经济林、速生丰产林、生物质能源林、花卉苗木等特种林业发展规模和效益等工作情况。

二、协助常委会组织代表视察

协助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视察我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三、开展专题调研

开展大冶湖保护情况的调研。重点了解大冶湖的规划定位、管理体制、基础建设、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等情况。

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依法流转情况的调研。重点了解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现状、影响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因素,思考并提出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对策措施。

配合省人大农村委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执法检查前期调研。

调查了解市供销社、气象局发挥职能作用,服务“三农”情况,适时提请报告主任会议。

四、督办落实审议意见和代表建议

深入到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跟踪督办农村饮水安全、特种林业经济发展审议意见的研究处理情况。

认真做好交办的代表建议督办落实工作,及时了解办理工作进度,适时听取办理工作情况汇报,切实提高督办效果。

五、议案审议工作

认真完成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议案审查工作。

六、委员会其他工作

1、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和人大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法律素养和工作能力。

2、继续保持务实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充分发挥委员作用,密切与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不断提升工作质量。

3、加强与市直对口部门、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农工委的联系沟通。

4、积极协助上级人大来黄开展调研、检查工作,完成上级人大交办的有关法律法规草案征求意见工作。

相关图片: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