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会议专题栏目->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会议有关工作报告

黄石市人民代表大会农村委员会2012年工作总结

来源:      时间: 2018-11-21

20121128日黄石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农村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2012年,市人大农村委员会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下,围绕市人大常委会2012年度工作要点,抓住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关键,破解决议执行难点,关注民生热点,依法履行职权,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组织首次询问,促进大冶湖保护工作

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加强大冶湖保护工作的决议》。如何保证决议落到实处,成为人大工作重中之重。为了加大决议执行的监督力度,经过反复研究,周密部署,市人大常委会决定组织开展大冶湖保护工作专题询问。

(一)充分调查研究,夯实专题询问基础。

2012年初,我们拟定并提请主任会议审议通过《大冶湖保护专题询问工作方案》,确定了询问主题、时间地点、人选对象、方法步骤后,我们开展了系列调查研究。5月,我们集中两天时间,带领相关部门和新闻记者,冒着大雨,踏着泥泞,有时甚至步行数公里,深入大冶市、阳新县、西塞山区、下陆区、铁山区和市开发区的沿湖乡镇村组,围绕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非法填湖、违法建房、侵占湖泊、围栏养殖等问题,明查暗访,掌握第一手资料,制作了《大冶湖调查实录》专题片,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大冶湖现状。6月初,我们协助常委会组织了视察,收集整理并组织编印《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大冶湖系列背景材料,起草形成调查报告。根据暗访、视察了解到的情况,反复斟酌,最终确定了18个比较集中反映大冶湖问题的询问题目,并提前通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求做好答询准备。这些工作,为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决议执行情况的报告及专题询问会取得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加强组织协调,成功开展首次询问。

询问大冶湖保护工作,是监督法实施以来,我市举行的首次专题询问会。我们加强组织协调,周密细致地做好相关工作。会前,我们加强与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多次召开协调会,组织新闻单位直播预演。会中,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市水利水产、环保等6个部门,沿湖5个县(市)区政府和市开发区主要负责人面对面地接受了委员和代表的询问,对需要整改的问题,作了明确的承诺。近2个小时的询问会,黄石电视台、黄石广播电台、东楚网进行了电视、电台、网络现场直播,黄石日报、东楚晚报、楚天时报等文字媒体则在会前、会后连续进行了长时间、大篇幅的文字图片跟踪报道。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收听收看人大询问会议直播,实时、全程了解询问会的进展以及大冶湖保护工作情况,实现了人大监督和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的有机结合。

(三)持续跟踪监督,推进大冶湖保护工作。

会后,我们加强跟踪督办。为了了解真实情况,8月中旬,我们利用休息日,冒雨乘船从大冶一中码头出发一直到西塞山区河口镇入江闸口,对整个大冶湖沿湖岸边的湖面围栏养殖、沿湖污水排放和围湖填湖情况进行了实地察看。11月,我们又深入大冶市、阳新县、下陆区、铁山区和市开发区,调查了解整改情况;还步行上溯到铁金港源头,找到了大冶市还地桥镇红峰村附近5处小洗(选)矿(其中3处正在生产),发现大量浑黄的废水直排铁金港,污染十分严重,当即,我们请大冶市政府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再次回到小洗(选)矿处察看,现场提出整改意见。

经过一年来的不懈努力,大冶湖保护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市长任组长的大冶湖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大冶湖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下发了《黄石市大冶湖管理暂行办法》、《关于禁止在大冶湖水域滩涂非法围垦、填湖筑堤的通告》系列文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了各部门、各属地政府工作职责,建立了考核机制,加强了督办检查。二是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形成良好保护氛围。经过对大冶湖保护工作的宣传,特别是直播专题询问会,引起广大人民群众强烈反响,大冶湖保护工作已经深入人心,全社会形成了共同关注、支持大冶湖保护的良好氛围。三是各地各部门采取相关措施,逐步推进大冶湖保护工作。大冶市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投入5000余万元,截污清淤,查处非法填湖。水利、环保、规划等相关部门依法履职,编制综合治理、保护蓝线、养殖围栏拆除等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治理河流港渠,整治“五小企业”,查处违法案件,积极开展综合治理。

二、紧扣监督重点,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

(一)督促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的命脉。我们通过审查议案、提请常委会会议听取专项工作报告两种途径,督促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狠抓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委员会闭会期间审查《关于加大对阳新“五小水利”建设扶持力度的议案》。新年刚过,我们即以议案审查调研为切入点,深入县(市)区的部分乡镇村组,调研了解我市“五小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现状,全市2.8万余处 “五小水利”工程,相当多数建设薄弱、老化失修、管理不善、效益衰减,严重制约了我市农业经济发展。对此,我们提出了强化认识、制定规划、加大投入、科学管理、加强领导等五点审查意见,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决定,将该议案作为重点建议转市政府办理。

11月,我们集中两天时间,冒着大雨,实地察看了大冶市、阳新县、西塞山区和市开发区的30余处水库、泵站、涵闸、塘堰、干支渠及末级渠道,听取了市水利部门的情况汇报,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形成了调查报告,为市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专项工作报告提供了很好参考。会后我们整理形成了审议意见,要求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合理规划布局,加大资金投入,真抓实干,创新管理,切实加强我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市政府及水利主管部门认真对待人大意见,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建设力度,维护、改造泵站400余座,新增、改善灌溉面积45万余亩,整险加固水库、涵闸100余座,治理塘堰5354处,整修围垸堤防1000余公里,衬砌干支、末级渠道2000余公里,为农业经济发展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

(二)督促推进老区扶贫开发工作。

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加大扶持老区建设力度的决议》后,我们通过实地视察、提请主任会议听取汇报等方式,督促各级政府加强老区扶贫开发工作。

8月,我们实地视察了阳新县王英镇蔡贤村、彭堍村、三溪镇姜福村和大冶市大箕铺镇方志畈村、石家堍村等部分老区村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近年来,大冶市投入3亿元,着力解决老区人民行路、饮水、就医、通讯难题,改善老区生产生活条件;阳新县投入8000万元,大力扶持油茶、吴茱萸、藜蒿、苎麻、水产等特色产业发展,增加老区人民经济收入。11月,我们提请主任会议听取了市政府专题汇报,督促全市各级政府要高度关注老区发展,执行人大决议,在政策、资金上给予重点倾斜,帮助老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一年来,市政府认真执行决议,及时调整了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将之改为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十二五”规划,明确新农村建设、人均收入、村村通道路建设、自来水入户、危房改造、村级卫生建设、文化教育等各项指标,通过向上争取、财政投入、基金募集方式,筹资1亿余元,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整合资源,加大工作力度,老区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

(三)督促推进土地流转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

3月初开始,委员会集中两个月时间,深入基层,深入农业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对当前我市农村土地经营、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调研。针对当前我市农村耕地抛荒严重、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形成了《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的调研成果,并督促全市各级政府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健全服务机制,出台优惠政策,加大项目扶持,支持和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市政府高度重视我们的建议,采取相关措施,加快促进土地流转,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一年来,先后出台了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各项政策措施,引导农村闲置、抛荒土地逐步向种粮大户流转,涌现出了侯安杰、徐犹钱、陈世正、雷小明等一批种粮大户。目前,全市共流转承包耕地面积28.6万亩,约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24.4%大冶市在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方面走在全市前列,相继出台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三个平台”等办法规定。全市各级政府大力扶持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合作社加快发展,很好地带动了产业链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

三、关注民生热点,持续开展“荆楚行”活动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民生热点,我们非常关注,持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荆楚行”活动。5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新斌、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曹茂旗参加了省人大2012年“农产品质量安全荆楚行”新闻发布会,会议布署了2012年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荆楚行”活动。会后,我们根据省人大的部署,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了继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荆楚行”活动的工作方案。随后,督促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开展自查。各县(市)区人大也在本行政区域内开展“荆楚行”活动。

9月,我们会同市农业局及相关新闻媒体,围绕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准出准入制度实施这一活动主题开展专项检查。我们深入阳新县军垦农场新冠食用菌厂、大冶市欧斯达养殖有限公司、武商量贩团城山店、中商平价文化宫店,详细了解企业生产、农产品检验、准出准入情况,查看进货、销售和农残安全检测台账。随行媒体记者现场采访了部分企业、超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在黄石电视台、黄石日报、东楚晚报、楚天时报等媒体上进行了深度报道,使全市人民进一步了解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营造共同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氛围。

通过“荆楚行”活动的开展,市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企业更加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监管,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四、创新督办方式,推动代表建议办理工作

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涉及农业农村方面的建议共8件。委员会选取《关于加大黄荆山省级森林公园开发力度的议案》、《关于对西塞山区冷水湖垦区堤防除险加固及泵站维修更新的议案》、《关于把军垦建设成为全市最大“菜篮子”基地的建议》等3建议作为重点督办件。在具体督办中,注重创新督办方式,采取邀请提建议代表汪文、徐德安、张纯洁等一起,深入基层,听取地方人大、承办单位和人大代表意见,及时了解办理进展,协调解决建议办理中的困难,推动重点建议办理工作。

4月,我们赴西塞山区实地察看了黄荆山省级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听取了市政府相关部门有关办理情况汇报,提出高起点规划,着力解决好开发规划、政策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的办理意见。目前西塞山区已成立黄荆山森林公园管理处,投资210万元,立项26个景点,完成了3.5公里的盘山公路硬化。5月,实地察看了冷水湖垦区泵站和全长2.2公里堤坝加高培厚情况,听取了承办单位办理情况汇报,对办理工作中存在的泵站维修改造、堤防建设问题,督促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把垦区内泵站纳入总体规划,加快建设进度。6月,赴阳新县实地察看了军垦农场部分蔬菜种植、水产养殖基地,向承办单位提出了要科学规划定位,加大扶持力度,打造核心蔬菜基地,促进蔬菜产业发展等具体办理意见。承办单位加大办理力度,投入100万元,扶助该农场大力发展蔬菜种植、蛋鸡生猪养殖、食用菌加工。3件建议目前已经办结,提建议代表表示满意。

五、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参加“代表进万家”活动

(一)积极参加“代表进万家”活动。我们积极主动参加“人大代表进万家”活动,深入基层,深入农户,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到群众中间,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新斌率先在7月深入阳新县大王镇南山村开展“人大代表进万家”活动,走进农户听民意,听取了5名村民代表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医疗卫生、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并将之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9月,委员会又集中一段时间,采取集体活动、两人一组、个人前往等方式,积极参加“人大代表进万家”活动。曹茂旗主任委员参加铁山区代表团“人大代表进万家”活动,察看了铁山与下陆区间连接道路建设、工矿废弃地复垦情况,广泛听取了意见建议;贾少华、袁致南副主任委员两人一组前往西塞山区青龙山水果批发市场,了解农副产品的检测、市场准入情况,征求经营户的意见建议;薛国强副主任委员个人深入下陆区中商平价等超市,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

(二)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围绕农业基地建设开展专题调研。一年来,我们先后深入大冶市保安镇、金牛镇、大箕铺镇,阳新县军垦农场、荆头山农场、半壁山农场,西塞山区相关垦区开展专题调研,了解水产、种植、禽畜等农业特色经济发展情况,推进基地建设协助上级人大开展调研。一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修正草案)》、省人大常委会《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省人大农村委就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情况分别来我市开展调研。对此,我们周密安排,协助上级人大圆满完成了调研任务,得到了各调研组的高度评价。协助常委会领导开展“双联双促”活动调研。411月,我们多次协助常委会副主任徐新斌,深入阳新县大王镇南山村,调查了解该村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情况,帮助解决有关问题;深入下陆区老鹤庙、卫王、长乐山等三个社区调研创卫工作,督促各包保单位落实工作责任;深入湖北鸡笼山黄金矿业有限公司,协调解决经营中的困难。

六、加强自身建设,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一年来,我们十分注重加强委员会自身建设,着力提升履职能力,保持务实作风,注重发挥“两员”(农村委委员、农业专业代表小组成员)作用,紧紧依靠县(市)区人大,协调合作,顺利开展各项工作。

强化自身素质,提升履职能力。我们经常组织政治理论、法律知识、人大工作知识、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发放有关法律汇编和学习资料,提高委员会成员和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我们还组织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农工委负责人,农村委委员和专业代表小组成员前往山东的寿光、南山和河北、山西等地考察现代农业,开拓视野,学习借鉴先进经验。

转变工作作风,崇尚力行务实。在委员会的各种检查、视察、调研中,我们不论天气好坏、道路好坏,经常冒雨步行,有时甚至步行数公里,深入到最能了解真实情况的地方,力争掌握第一手资料。积极宣传报道委员会工作情况,编发信息40余篇。

依靠县(市)区人大,发挥“两员”作用。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农工委对我们的各项工作非常支持,给予了很大帮助,我们紧紧依靠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农工委,上下联动,加强协作,共同促进了人大农村工作的顺利开展。委员和专业代表小组成员来自农业与农村工作的前沿,熟悉情况,经验丰富,见解独到,工作热情高。我们走访了全体委员、部分专业代表小组成员,及时向他们通报工作情况。委员和代表小组成员在检查、视察、调研中,献计献策,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建议,如专业代表小组成员严吉庆参加扶贫视察、“荆楚行”活动时,陈家鹏参加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时,都踊跃发言,提出见解独到的意见建议。委员和小组成员还身体力行,带头示范,如曹洪俊委员大力发展鑫东生态农业、刘合伍委员办好富农合作社,王萍委员带领荆头山农场加强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

力行团结共事,共营和谐氛围。委员会成员来自各条战线,我们经常组织开展各种活动,经常交心谈心,加强沟通,大家讲团结,顾大局,共同营造出一个团结协作和谐共事的工作环境。

相关图片: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