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会议专题栏目->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会议消息

【《黄石日报》】每一次发声 代表一个希望

来源:      时间: 2018-11-21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记者 杜鹏 涂奕) 2014年的第一场雨,雾气不散,不能远观,却挡不住黄石乘势勇进、努力向前的豪情。7日下午,300余名出席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的代表们,按时抵达各代表团驻地完成报到,参与到黄石每年一度的政治盛会之中。
  “这是每年最重要的会议,将决定未来一年黄石的发展。”张炜代表来自西塞山区,过去一年,黄石敲定“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发展大盘,西塞山区树立“全省同类城区第一”目标,改革创新,强区扩权,自己身处其中十分期待,“希望看到一个更好的黄石”。
  “频频来袭的雾霾天,绝不是生态城市的追求。” 刘华代表将目光放在了那些还未搬出城区的工业企业。他说,希望能有一个3到5年的规划,对城区中的大小烟囱进行逐步拆除,让工业烟囱污染彻底与市民告别。
  同样是对于“生态立市”,余岭琳代表也提出自己的建议。她说,妇女群体应该成为主力军,要动员妇女开展集体植树活动、建设“巾帼林”等生态工程,发挥自身特色,做好广泛的宣传引导,“生态的黄石将是更美的黄石”。
  有人关注宏大的城市未来,也有人关注身边的点滴细节。
  肖美艳代表是一名支教教师,发出的声音离不开每天都要接触的学生与课堂,“孩子们需要‘减负’,学习不仅仅是考试。会游泳的,就应给他一片海洋;想奔跑的,就应该给他一片原野!”
  周文萍代表来自医疗卫生战线,近年来不断攀升的新生儿缺陷率让她忧心忡忡。她说,新生儿缺陷防治是一项投入少、成效大、受益面广的社会公益性工作,建议财政部门能够安排专项资金,使黄石的出生人口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报到现场,代表们的每一次发声,都代表着对这座城市的关注、对身处其中的人们的关心。2014年,在代表们的期许与注视下,黄石城市画卷徐徐展开,一个更好的黄石即将到来。

 (本稿刊登于《黄石日报》2014年1月8日2版,具体链接见http://www.hsdcw.com/daymap/index.asp?bzday=2014-1-8&bz=hsrb&bm=2#)

相关图片: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