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会议专题栏目->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会议消息

【《黄石日报》】踏石留印 抓铁有痕

来源:      时间: 2018-11-21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王璐 彭莹羿 李雯 张瑾 易木生 廖巍巍 见习记者 向征)

  陈绪玉代表:希望与黄石更亲近

  阳新划到黄石已有十几年了,然而,至今阳新仍有许多群众没明白自身属于哪个城市圈。从阳新到黄石有90多分钟的车程,比到咸宁和九江都远。从空间和时间上,与黄石相距太远,这样一来,感情上自然也就有了距离。
  阳新人民希望能够与黄石更加亲近。实现这一期望的前提是连接黄石和阳新的高速公路早日建成通车。交通的便利会带来情感的贴近,阳新和黄石将会更好地融为一体,各方面的交流也会更加频繁、紧密。 
  
  姜超代表:建立干部交流机制
  
  现在大王和太子托管到了开发区,可以依托这个平台,实现公安系统内干部的交流学习。把阳新的干部调派到市区,把市区的干部调派到阳新,形成完善、规范的交流机制,同时促进市区和阳新干部的水平提升。阳新干部可以学习到市区不同的工作方式和管理理念,市区的干部可以切身体会到基层的工作状况,积累工作经验,这种交流机制可以很好地带动市区和阳新工作的同步发展。
  
  熊铁代表:费随事转
  东方山风景区、团城山地区管理体制的调整,对下陆是机遇,也是挑战。建议按照费随事转的原则,将团城山地区的城市建设维护税和城市建设配套费交给下陆区征收,在企业“退城入园”征迁费等方面给予下陆更大支持。
  此外,希望市委在大力推进环大冶湖开发的同时,加强老城区的建设和管理,全面提升黄石整体形象。
  
  周滨音委员: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
  
  近年来,国家对基层卫生医疗投入很大,基层卫生医疗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医疗资源匮乏、医疗能力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大量病人倾向于到大医院就医,不愿就近就医,造成基层医疗资源浪费。
  建议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将大医院的优势资源配置到基层医疗单位,促进技术和人员的交流;尽快出台医生多点执业管理办法,鼓励医生多点执业,让技术好、能力强的医生到基层执业,向基层医疗单位提供长期定点扶持,促进基层医疗健康发展。
  
  方泉委员:打破区域限制
  建议借鉴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托管阳新“两镇一区”的经验,将还地桥镇托管给铁山区,打破区域限制,成立协调专班,加快推进大广高速铁山段连接线建设。
  另外,在铁山连接武汉光谷的一级公路建设过程中,也可探索建立相应机制,强化协调沟通,克服跨区域项目建设协调难的问题,加快“对接武汉”进程。
  
  周琴代表:扶持基层医院
  
  基层医院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难、培养人才难,使得基层医院很难做到“病有所医”。希望能加大对基层医院的人才支持和专家指导,提高基层医院的工作效率,让广大群众充分享受改革成果。
  
  刘合武代表:加强村组组织建设
  
  湾、组是我市农村最基层最一线的村民组织,但是却能最快速地化解村民的问题,减少政府信访负担。希望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大对村组一级的财政支持,将农村基层组织工作覆盖到村组,健全全村集体经济监管机制,着力提高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
    
  许贵林代表:健全应急救援体系
  
  黄石作为资源枯竭型工业城市,厂矿企业和老旧城区的安全隐患问题比较突出,建议建立全面有效的应急救援体系,逐步改善目前全市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方面物资储备不足、部门联动不够、人才队伍不强的问题。
  
  姚绍明代表:巩固一类口岸
  
  建议政府拿出具体措施,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联检单位协作机制,扶持出口型企业开通直航,不断巩固黄石口岸作为全省仅有的4个国家Ⅰ类对外开放口岸之一的优势地位,不断释放改革红利,增强招商引资的硬实力和知名度。

(本稿刊登于《黄石日报》2014年1月11日3版,具体链接见http://www.hsdcw.com/daymap/index.asp?bzday=2014-1-11&bz=hsrb&bm=3#)

相关图片:

相关附件: